近日医疗圈的新闻让人目不暇接,想不到一个医生的婚外情能引起这么大的舆论海啸鼎盛配资,揭开那么多的违规操作,顺藤摸瓜,一瓜更比一瓜大。这就是蝴蝶效应吧。
我昨天还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北协和和南湘雅的,北协和,南湘雅,东齐鲁,西华西,中同济,这是我国五绝一样的医院。
协和搞出很多4+4的速成医生,湘雅有刘翔峰这样的恶魔,这让北协和和南湘雅的口碑受损。
当时还想,两绝出现问题,至少还有三绝嘛。
然而现实的打脸就是来得这么快。
齐鲁医院护士论文被发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。
你要说男人得乳腺疾病我信,子宫肌瘤就过分了啊。
这是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的论文,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的护士发的论文。
论文开篇就说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之一,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。
然后在数据上就出现,在对照组中还有27例男性,13例女性。患者组中也有28例男性,12例女性。
这篇文章显示鼎盛配资,男性不但得子宫肌瘤,数量还比女性多一倍多。
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的。学术造假也太夸张了吧。
网络发酵后,齐鲁医院对这个护士处分了。
当然,处分没问题,我就是有点好奇,现在护士都需要发论文了吗?
护士不应该是做打针换药等工作吗?而且一线护士每天工作挺忙的,怎么还搞起科研来了?
而且护士的学历大多都是大专中专,学校有教写论文吗?只是教了一些专业技能,让他们写论文,是不是有点为难人。
但凡发论文的人看了一眼自己的论文,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可现实是晋升和考评都要和论文挂钩,不得不花钱去买,这也催生了各种学术生意。
而买来的论文,自然是东拼西凑,这个论文剪一段,那个论文剪一段,如果是男女通病的论文,可能还能蒙混过关,可这种妇科病,却出现男性患者,这就是把男女通病的论文数据复制粘贴,做这个论文的人不负责,审这个论文的人可能压根都没看,他们也知道这就是为了应付,为了走个流程,没人在意,这样的论文就是形式主义的怪胎。
而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,是郎院士担任主编,协和孙爱军主任担任执行主编,只要不是4+4的专家,都应该能看出问题吧。
这么明显的问题鼎盛配资,为什么发现不了呢?
然而这么魔幻的论文,只是冰山一角。
类似这样男性得妇科病的论文不是个例,有网友搜了一下这样的例子,可以说数不胜数。
不管是子宫还是宫颈,不管是阴道还是卵巢,甚至产后大出血的病例中都有男性病例。
大家可以看看这些论文。
看了这些论文有几个思考
1,这些论文的问题,错的如此离谱,显然就没有认真对待。估计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,应付考核,评个职称。医生护士堂而皇之的学术造假。
2,可这样的论文却能堂而皇之的通过审核,出现在学术期刊上,期刊的审核人员是干什么吃的?
如果出现这些问题,只是处理一下医院的护士,就有点避重就轻了,期刊的问题是不是也要重视。
学术期刊,出现如此低级错误,可见学术环境之差,高高在上的学术期刊,也不过是个草台班子。给钱就能过,会不会滋生学术腐败?
3,再追问一层,这种男人得妇科病的论文,因为这是常识,普通人能够一眼看出问题,而那些男女通病的论文就没有问题了吗?那些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论文就没问题了吗?
是不是这个逻辑?
如果那些普通人很难察觉的论文也是学术造假,而且隐藏得更深,会不会误导更多的人?
4,如果只追问到医护、论文、期刊这里,还是要没有看到问题本质。
写论文的不用心,审论文的不过眼,这都是被制度所迫。
现在的评价体系,只看数量不看质量。有那么多有发文需求的人,需求决定供给。
于是形成了一整条论文产业链,造成现在男人得妇科病的荒唐局面,都是唯论文论的恶果。
最开始看到男人得妇科病的论文,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,思考深一点,发现是个生意,再思考深一点,又发现真是个笑话,荒唐的规矩造就滑稽的现实。
苦笑一声,能咋办啊?
事情摆在眼前,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?
全文完
请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打赏
库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